读《与一线老师谈科研》有感

暑假前,学校教科室给我们布置了读书任务,其中有一本就是苏忱老师的《与一线老师谈科研》,昨天,又有幸聆听了苏老师的讲座,见到了质朴宽厚又幽默的老先生,文如其人,这本书不讲前沿理论、深刻原理,但是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切实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说是一本为一线教师量身定做,手把手教我们如何进行教科研的书籍。作为一名新教师,说实话,对教科研这个高大上的名词还是有距离感的,读这本书之前,我的经验传达给我一种模糊的认知,教科研似乎等于写论文,写很多同一类型的论文似乎等于做课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教科研?苏老师告诉我,教科研是帮助人们了解教育本质,了解教育与人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其中第一点就是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来探索教育规律,听起来好像还是很高大上,但是我想到曾令我很焦虑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缺乏经验的新老师,意外地收获学生不错的成绩,对比自己和前辈的课堂教学,又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依托于运气的不稳定感使我只要想起来就一身冷汗。其实我缺少的应该就是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认知,如果能够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了然于心,能按时做好准备和铺垫,不至于常常顾此失彼,那么我大概能更从容地面对课堂,面对学生。我也曾向我的师父韩老师表达过这种困惑,她的回答与书中如出一辙。所以,我慢慢明白,教科研当然不只是写论文,它更是看待问题的一种完整性思维,是在我漫长而具体的,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天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直到认识问题或解决问题。用有意识去描述无意识,用科学理性去训练直觉感性,这样一想,教科研好像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线教师,一线的新老师,应该如何做教育科研?结合苏老师的著作和自己的经验,就我浅薄的理解来说,一线新教师的科研应当且只能立足于课堂,扎根于课堂,服务于课堂。我把它分成三个方向,第一学生,第二教材,第三教学过程,即如何教,教学中的困惑,以及如何解决这个困惑,写成案例,这应该就最简单的教科研。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并且对此有一些思考,或者通过结合所学习的理论所阅读的先进思想,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可能我们还应该更大胆一些,参考大学学院派的研究,对于某个现象有了思考,但不能确认这个假说,于是开始做教学实验,这就叫实验班。还有,可以以某个特定对象为观察对象,比如说我们班小花同学,他一直成绩优异性格温和,上学期网课后突然毫无缘变得性格乖戾成绩不稳定,然后我就以他为特定对象观察了一学期,以半月为周期写了几篇教育观察日记。在这里要感谢教科室的马主任,我常常在教育学生上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创新,他总鼓励我多想多尝试,最重要的多思考多写。所以我在电脑里建了个tag#让我想想,用以记录班级中日常发生的较为重要或让我感受很深的事件,其实不论搞教科研,单能够用三年时间观察同一批小孩,观察他们当中的某人身上某个特点,也很有意思,这样一想,教科研还有些趣味呢。当然,最重要还是,一线新教师的教科研一定要接地气。因为研究教育教学原理,我们做不过大学里头那些教授们,研究方法论,做不过长期在教研层面研究的教研员,政策制定者。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身上动脑筋。比如,我这一年以来读了一些语文教学的名师教学随笔教学散文。其中我个人比较喜欢孙绍振老师,他的文本解读偏向那些真的就品出味儿,咂摸出滋味儿了,已经不是语言文字,而是语言文学了。但是他的解读更偏向高阶段的学生,但是我面对的是初中生,有一定基础性,义务教育不是选拔性的,是公平性的普及性的,是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有其必要性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要先把语言文字关搞好,然后再谈美呀,欣赏啊,这些文学的东西。所以我一度很怅惘,感觉不能把语文的精髓,最得意的东西教给孩子们。其实这是不对的,前面提到,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所以虽然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些有诗意的,有深度,有思想性的东西很好,但是作为一个站在中学段的老师,还是应当尊重义务教育的普遍性。虽然我现在没有办法跟小朋友聊陀思妥耶夫斯基,但和他们聊“苍”是什么颜色,“天苍苍,野茫茫”的“苍”和“苍翠欲滴”的“苍”的颜色不一样,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要尝试要犯错要反思才有机会修正,就像于永正在他的回忆录里写的,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不是他的知识水平,而是他的爱心,而是他要有一颗能和孩子们说话,说到一块儿去的,蹲下来的童心。教科研的另一重重要意义,就是让我在不断地实践中慢慢去思考,一个大人,一个成年人,一个老师,应该带给孩子什么。即使引导方向,你也需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说一些他们能听懂的话,理解他们为什么说出那些童言童语,然后以他们的视角,和他们一起成长。综上,教科研在我心里已经不再神秘高不可攀,但是要真正做好,需要对教学、对学生、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深刻的思考,需要阅读,学习经验,需要随时记录,要实践,要验证,要动起来。研究,写是写不出来的,应该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步步做出来的,平心静气,徐徐图之。或许就像文学,像诗歌,对于每一个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教科研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精华,恰恰应该成为剩余。虽道阻且长,但也应该像胡适先生说的那样,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读后感

我校这几年在以费玉新校长为核心的教育领导队伍的带领下,正紧锣密鼓的开展一系列的新课程研发、课程改革等项目。通过一个假期时间,本人在家认真阅读与美术课程相关的一些书籍,提高自己的对美术核心素养的理解,作为美术学科的一份子,在这样的氛围下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大潮流!《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是一本由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组组长尹少淳教授主编的,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指导新美术课程方向的书籍。本书通过访谈多位名家、学者并进行资料的记录和汇总。真正实现了一个话题、不同角度、见解各异。书中内容深入浅出地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理念解读和教学解析,这对本人在美术教学工作的道路上,理清思路,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读过整本书之后,我对在本书中提到的“美术核心素养”的理解分成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把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这就对美术学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从简单的美术技术技能的掌握到美术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突破口,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本人在之前的美术课堂上大多注重“三维目标”中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的教学,现在想来实在是过于单一。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关注你我他》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发现和观察,尝试用多种表现方法描绘。并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人物,对五官比例有一定的了解,体验人物的各种表现方法。在课堂上,大多教师注重学生如何掌握人物画的技巧,却没有好好理解本课的课题《关注你我他》。“你我他”正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学生绘画的对象是自己有着一定情感的人物,而让学生完成一张人物肖像作品,是通过艺术的表现体会同学、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让学生通过美术教育来感受生活中的情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朱光潜《谈美》中有一段话:“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心灵是感应体,物象是客观的呈现,心灵凭借对物象的理解二表现出情趣、品味、爱憎等内涵,是一种人文表达,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表现。人文关怀也在于教育者对人的理解,对人与自然事物的引导与启发。教学应从这个层面打开视知觉经验,并且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以后的美术课堂中,应多思考“德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而不简单机械的进行技能训练。让学生成为有高素养的艺术人,而不是画匠。如今,美术教育的美术技能学习往往围绕国画、基础绘画等进行学习,对现代传媒、现代艺术的技术、手法学习偏少。在现代问题视域下,学生应该多学习一些现代艺术观念,形式手法,在美术学科上也能做到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接下来的美术教学道路上,本人要进一步学习“创客”“STEAM”(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教育新理念、方式与知识,并服务于美术教学。我校近年来,不断的推进课程改革,我组教师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结合我校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美术学科课程建设。为了丰富对国家课程的建构,使美术课程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美术组构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程的、以推进学生高认知水平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体系。采用“1+X学科课程群”(就是以国家教材为基础,加上美术学科的选修课程。)具有:综合素养,主题导向,任务驱动,学科整合,资源聚集,跨界学习的特征。能够实现在美术课程的综合探讨道路上,不同学科的老师从学科角度设计内容,并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完成《叶脉书签》的制作,沿着叶脉方向刷、力度适中、用流水冲洗、叶片粘连可放入水中展开、可用牙刷毛拍打叶肉后刷或冲洗。。。过程中不直接讲授方法,鼓励思考、互相帮助、尝试不同方法。让同学们在动手的同时积极动脑。同学们把处理好的叶脉用纸吸干后,根据自己组的设计来对叶脉进行美化处理。后期制作和美化可由专业的美术老师进行指导和讲解。在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倡导生物与艺术的融合。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美术核心素养”这六个字,包含了太多的深意,让我在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上,似乎找到了一点前进的方向,需要我继续埋头苦干的参悟美术教育的真谛。

关于“教育理论”的理解

寒假里,读了一些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对于一些教育理论有了些许新的认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并进一步提出,要培养四种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当把这四种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班级育人目标 。关于认知能力,一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创设相适应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老师给予恰当的帮助;二是在明辨是非方面,让其懂道理,知分寸;关于合作能力,就是班级同学的相处,师生之间的相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处,在这些相处中,让孩子懂得相处之道---沟通的技巧,待人接物的礼仪,拿捏分寸;关于创新能力,即为课堂上,活动中给孩子施展舞台,尽情让学生绽放,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要尽量让学生分析,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以训练,绽放其多角度的思维火花。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1)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把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3)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自我提高和附属的内驱力都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巧妙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让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事半功倍。一路陪伴学生初中三年成长,我们对于孩子的得失成败要进行分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结合以上要素,帮助学生分析才能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对于教育理论的深刻理解,需要在实践中去反复参悟,理解。再把自己理解的回到实践中,不断摸索提升,不断完善。

“刷题”须有法

在章建跃教授《数学教育随想录》中,很多的篇目提到了目前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将数学教学异化为解题教学这个问题,最早的在2008年,历经十多年,这种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当然,解题是贯穿学生学习数学整个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会不会解题,也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但是学生的智力发育是有差异的,不恰当地加快教学节奏,提高学业难度,会使很多学生在学数学的起步阶段就已经掉队,早早地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对很多学生是不公平的;将数学教学异化为解题教学,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压力,学生越学越死,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淡,熟没能生“巧”,反而生“笨”、生“厌”,对数学教学本身是不利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解题,严重侵占了学生必须的交往、运动、游完、读书思考和创新实践的时间,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一、数学为什么要做题目?哈儿莫斯说“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波利亚说,“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罗增儒说,“数学学习中发生数学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充满着数学解题活动”⋯⋯,《大纲》指出: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和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所以学数学一定需要做题,这是理解概念、加强概念联系性的需要;同时,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概念间顺畅的联系通道,能使解题思路变得本质且灵活。解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新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过程,当然也是“学会解题”的过程。二、多“刷题”就能学会解题吗?现在很多时候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就是解题教学,为了要能让学生完成各种教辅资料上的相应练习,不得不在新课时就上难度,就综合,学生渐渐忽视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训练,把数学课堂的中心转移到了解题教学上;数学作业的完成和订正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往往订正完了老师、父母或学生自己又是去找大量相关题型进行训练,人们称之为“刷题”。“刷题”真能使学生学会解题?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吗?或许对个别学生而言,是有一些效果的,通过“刺激-反应”,达到“熟能生巧”,但对更多学生而言,可能是“广种薄收”,由于模仿、记忆性学习使用过多,理解、探究性学习使用太少,“对题型、想技巧”的过程使学生没有机会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归纳过程,用概念推理的演绎过程,当他们面对新问题时,就会因对不上题型,想不起技巧而败北。至于那些与想象力、创造力相关的问题就更是一筹莫展了。“刷题”有没有用,主要还是看学生能不能在简单模仿,变式练习后去自发领悟,从而学会自觉分析,而要达到这样的华丽转身是需要建立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上,需要留给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需要学生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三、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地去做题目?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知识的训练,明数学学习之道,思维之道,以道为魂,“明道”而后“优术”,教会学生在解题时要“不断回到概念去,从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概念的联系性,从概念的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有深度的思维需要充分的时间,在解题完成后有反思解题过程的机会,要让学生知道反思是“解题能力”变为“数学素养”的催化剂,然后能在解完题后主动地去进行归纳和反思,使耕耘有所收获;分层要求,对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去做一些课外的练习,适当提升,以弥补课内训练的不足;相反,对于能力一般的同学,要减轻他们的作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基本概念,去反思做过的题目。“刷题”必须有法,否则就会像有些人盲目“刷步”那样,不仅没能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反而使身体受到了伤害。全面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杜绝教育功利化,让数学的学习从机械的简单劳动回归高雅的智力活动,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