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俞碧云老师参加澄西片初中生物联合教研活动

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教学途径,着力提升初中生物备课组建设水准,4月10日下午,澄西片初中生物区域教学研讨活动在江阴临港科创实验学校举行,我校俞碧云老师和赵琳老师参加此次联合教研活动。 与会老师们观摩了临港科创实验学校张俏晨老师的《软体动物》一课。张老师以异形珍珠导入,作为整节课的线索。通过分析《天工开物》中对珍珠蚌的描述,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蚌的结构特征,了解蚌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南菁实验学校的俞碧云老师展示了《水中的藻类植物》一课。俞老师以实物水绵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水绵的外部特征,然后带领学生制作水绵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进一步了解水绵的结构特征。为了展示生物的多样性,俞老师以海带作为海水藻类的代表,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进行海带的观察,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精彩的课堂展示后,与会老师从完善课堂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崔敏霞向老师们强调了生物课堂一定要基于实践,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多观察、多实验,这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孟诚老师进行组内公开课展示活动

我校孟诚老师进行七年级《水中的动物》一课的展示活动。

赵琳老师进行组内公开课展示活动

2023年2月22日上午,南菁实验学校生物组赵琳老师进行组内公开课展示活动。 赵琳以《洋葱的“超能力”》为主题,向七(4)班的同学们展示了洋葱的多种功能,如:食用、染色剂、酸碱指示剂等。 赵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课堂效果较好,获得了组内老师的一致好评。

明方向,促成长

2022年12月7日上午,我校化学生物教科研组全体老师听取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陆敏刚老师的线上讲座。陆老师以《“大实验”视角下初中“科学探究”的几点思考》为题,分析了在新课标理念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陆老师鼓励广大教师不要只拘泥于本学科的研究,还要进行跨学科实践的尝试,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次活动,为实验教学打开了新局面,帮助初中生物教师及时树立新理念,聚焦新课标,精研新课堂,为以后一线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指引了新方向。

践行生态文明,做守护环境的小达人

“老师,我发现了一枝黄花。”“老师我报警了。”来自初一3班的蒋珺仪、凌艺逢与生物赵老师讲述了她们守护环境的故事。生物课堂中介绍外来入侵物种时,“黄色”这一亮丽的颜色,“一枝花”这一似曾相识的样貌,“可以对当地环境造成危害”这一严重的后果让她们记忆深刻。在小区发现了疑似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经过识别软件的初判、园林局专业人士的确认,在园林局和物业的帮助下,及时清除了加拿大一枝黄花,避免了它带来的危害。蒋珺仪说:“哈哈,突然有点小自豪呢,感觉自己做了件好事,以后有这样的事情,我想我还是会坚持的,不会妥协放任有害植物危害我们的生态环境,因为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应该保护她。”凌艺逢说:“当第二天,我再次路过发现地时,特地找寻了一下,并未再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身影,于是,我悬着的心也定了下来。”南菁实验学校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立足课堂,延伸课外。通过开展爱鸟周宣传、环保达人设计大赛、环保时装秀、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辩论赛、知识讲座、国旗下讲话、志愿服务、PHD课程研究等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文明校园不懈努力。科普小知识:加拿大一枝黄花(学名:Solidago canadensis L.)是桔梗目菊科的植物,又名黄莺、麒麟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长根状茎。茎直立,高达2.5米。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头状花序很小,长4-6毫米,在花序分枝上单面着生,多数弯曲的花序分枝与单面着生的头状花序,形成开展的圆锥状花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边缘舌状花很短。这种植物花形色泽亮丽,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是外来生物。引种后易生成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是多年生植物,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