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老师参加无锡市乡村中学生物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二次研修活动

2021年11月26日至28日,我校赵琳老师参加了无锡市乡村中学生物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二次研修活动。

图1.jpg

本次集训从两节精彩课堂开始,分别由来自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张玉林老师和来自江阴市第一高级中学的陶刚琴老师为大家呈现。

图2.jpg

 首先由张玉林老师为大家带来大单元新授示范课《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张老师用大家熟知的太湖生态系统创设情境,以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首先从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入手,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然后以食物链、食物网为突破口,通过资料分析、数据分析、模型分析、图文分析等方法,对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认识,明确结构功能观。采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高中新课标中提出的“内容聚焦大概念”的基本理念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图3.jpg

紧接着陶刚琴老师带来大单元复习示范课《植物激素生命活动的调节》。陶老师首先出示了本主题的目标达成要求,并从生长素的发现史为突破口,挖掘其中蕴含的思维问题,从思维角度去分析科学家的探究实验,然后用实验设计、图文分析、数据分析、模型分析、资料分析等策略对生长素的作用展开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并及时进行了归纳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积极的参与动脑,进行探究活动,加深了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思维训练得到了加强。

图4.jpg

随后,培育站导师陆敏刚老师作了题为《基于真实情境的高考重难点突破》的讲座。从为什么要进行情境创设、情境从哪里来、怎么进行情境创设等几个方面为我们进行命题和教学指导。陆老师以教育部2021年高考命题要求、命题十项原则、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四层四翼与试题情境的关系,结合具体的实例为大家介绍了真实情境创设的必要性。然后从高考命题中领悟出情境来自哪?情境的类型有哪些?从高考启示中,指导大家如何进行复习,为今后的高中生物新授课教学和复习课策略指明了方向。

图5.jpg

第二天上午,来自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的颜莹主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教师如何化解专业写作之痛》的讲座,给我们解决专业化成长中的“三无”(无方向、无理论、无成果)问题指明了方向。颜主任从如何实现选题的创新、如何建立有逻辑的论文结构、如何运用教育理论、如何让语言表达更专业、如何让论文更符合学术规范、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等6个方面,为教师专业写作的难点和痛点指明方向。并建议教师要有敏锐的教育眼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强烈、持久的研究意识;教师要观察教学、观察学生、观察教育中的人和现象;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要有“圈地意识”,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聚焦某个研究领域,持续深耕,进行系列化研究和写作,形成自己的学术品牌;让写放在读的前面,让写放在实践的后面;从读者角度思考,同行角度看,应尽量避免文学化、意象化、口号化的语言表达;引文要准确不能多引、漏引和错引。

图6.jpg

下午,来自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崔敏霞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一轮复习中的概念重构和活动设计》的讲座,让我们对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崔老师指出复习中我们要做到夯实基础,就需要对概念进行重构,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就需要对活动进行设计。并且带着大家重新认识了课标与教材、课标与教学的关系,建议教师看看新教材有什么变化,新课标有什么变化,从而用好教材和课标。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可以加强流程图的阅读和理解,阅读目录,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调整,从而整体把握教材,凸显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建议教师通过充分利用情境资源、思维训练资源、评价资源来利用教材资源。建议教师重视基础知识,重视概念教学,聚焦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概念,对教材不同部位的知识进行理解,正确判断学习材料。在复习课中可以以习题情境、实验(实践)活动作为事实的概念构建,对概念的定义和外延、结构化、学科本质进行再认识。然后结合实例分别从从新授课到复习课、从课时到单元、从初级思维到高级思维几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基于课型、基于单元、基于思维进行活动设计。

图7.jpg

来自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的张年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华士高中生物组微课实践》,让我们对信息化时代线上、线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张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微课的概念、特点、基本制作类型、制作流程,然后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与微课结缘的历程和收获,最后张老师以系统化、生动化、交互化的具体微课实践案例为大家分享了微课制作的小窍门。尤其是十类生动化微课的介绍让我们眼前一亮,纷纷为张老师及其团队的新点子、新制作、久研究、久坚持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