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知识” 聚焦核心

“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119日下午,我校语文教研组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江阴市实验中学杨春方校长,为一线教师解答教材处理的困惑。

IMG_3223.jpg

杨校长的讲座以《指向“知识”的语文教材阅读》为主题,从语文教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入手,聚焦“教什么”展开讨论。杨校长的讲座分为“缘起:语文教材阅读指向‘知识’的现实呼唤”、“模型:教材文本的知识类型、内涵与建构路径”、“实践:指向‘知识’的教材阅读的尝试与反思”、“展望:与应试教学之间保持应有的联系和边界”四个部分。

首先,杨校长结合国内教育实际,又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谈起研究的缘起:面对当下教学活动的空心化、知识学习的碎片化、考试测评隔膜化的现实,提出“知识”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方向。接着,杨校长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类。并据此,可以发现知识的认知过程会经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阶段,由此衍生出解释、推断、检查等诸多活动形式,为建构课堂活动的模型指明了方向。然后,杨校长借助“肖培栋备课九问”,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还原出教材文本阅读的一般过程,即从集体性走向文本独特性的特征。紧接着,杨校长又结合自己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际中的尝试,通过思维导图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跌宕处境中的人性暴露”这一核心知识,用具体实际阐释教材中的知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课堂活动,最后在学生的学中落地生根。杨校长还谈到自己利用碎片化时间,解读诸如《商山早行》《月夜忆舍弟》等诗歌,提炼核心知识的细节,这是一个研究文本的方法指导。

整场讲座杨校长引经据典,谈论教育时事,既有对国家意志的宏观研究,也有一线教师的微观实践,在解答困惑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人做学问的姿态。